9月17日上午,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濮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服务保障六稳六保,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令宝,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刘勇,研究室主任张志强出席发布会。15家省市级新闻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刘勇主任主持新闻发布会。
会议发布了《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工作指引》,该工作指引共九项39条,涵盖了法院审判执行等各项重点工作。
王令宝副院长介绍了该工作指引出台意义和濮阳法院相关工作情况。他指出,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精准司法服务。
一是强化两个一站式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司法服务。注重从源头上化解涉“六稳”“六保”矛盾纠纷,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有效促进矛盾实质性化解,司法服务保障更加便捷高效。
二是狠抓审判质效提升,依法公正高效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加强审判管理,推进繁简分流机制改革,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案件,加强产权保护,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为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贡献司法力量。
三是持续开展执行攻坚,切实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实现胜诉权益。持续创新工作措施,加强执行工作力度,强化善意执行、文明执行,不断提高“查人找物”精度、生效判决自动履行率和保全率,向“切实解决执行难”更高目标迈进,努力让胜诉当事人“纸上权利”兑现成“真金白银”。
四是主动延伸审判职能,多措并举助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认真贯彻依法保护、平等保护、全面保护的原则,严格落实纾困惠企司法政策措施,出台服务企业复工复业17条法律问题告知书、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18条意见,组织110名法官担任130余家企业驻企指导员,组织200余名法官到252家企业宣讲民法典,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工作指引》内容摘要
9月3日,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工作指引》,要求全市法院增强为“六稳”“六保”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切实肩负起服务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使命,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并从七个方面明确全市法院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具体举措。
☆ 依法平等全面保护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树立谦抑审慎善意文明规范的刑事司法理念,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健全涉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错机制,依法惩处涉民营企业违法犯罪,妥善审理涉企涉疫情民商事案件,加大企业知识产权及创新成果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合理采取民事执行措施,畅通涉执企业权利救济渠道,严格规范使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持续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确保有履行能力的案件实现“清零”。
☆ 为市场主体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法维护国家关于对相关企业适当下调利率的规定,支持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政策落实落地,加强中小股东司法保护,增强投资者信心。健全破产审判制度机制,切实提升破产案件审判质效,依法打击“假破产、真逃债”行为。提高民商事案件审判执行质效,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进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化建设,完善企业诉求反映和权益维护机制,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发挥典型案例规范指引作用,引导社会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良好法治环境。
☆ 强化居民就业司法服务和保障。妥善审理因劳动者受到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或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期间,延迟复工返岗期间及企业停工停产期间产生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工伤待遇、拖欠工资等劳动争议和劳务纠纷案件,支持用人单位在疫情防控期间依法依规采用灵活工作方式,引导企业和劳动者共担责任共渡难关。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依法保障残疾人、贫困劳动力等特定群体的平等就业权。助力重点群体创业,依法审理“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发展中涉环境卫生管理、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案件,鼓励返乡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未就业大学生和下岗职工积极创业。
☆ 强化基本民生司法服务和保障。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打财断血”“黑财清底”,提升群众参与度和安全感。全力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妥善审理涉及扶贫移民、农村房屋建设、承包土地“三权分置”等纠纷案件,严厉打击侵占各类扶贫资金、农村集体资产等违法犯罪行为。精准对接民生领域司法需求,以优质司法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菜篮子”“粮袋子”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严惩恶意欠薪、“校园贷”、校园欺凌、哄抬物价、伤医、闹医、妨害传染病防治、扰乱疫情防控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支持政府“放管服”改革,妥善审理“两新一重”建设中出现的各类行政案件,切实保证“六稳”“六保”各项行政措施依法推进。
☆ 强化粮食能源安全司法服务和保障。严厉打击涉土地和粮食安全犯罪,确保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依法审理涉集体土地案件,支持、参与政府开展农村违法占用耕地专项整治,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受侵犯。公正审理土地征收征用、拆迁补偿等案件,维护被征收征用者的合法权益。妥善审理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案件,防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违法违规截留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应得的补偿。严厉打击开发能源、管理能源和使用能源过程中出现的刑事犯罪,确保能源供需平衡、供应稳定。
☆ 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司法服务和保障。依法审理铸链强链补链工作中的投资、贸易纠纷,保障各类生产要素畅通流动,保障我市“三大三专”优势产业链健康发展,助力项目建设风险管理和纠纷预防,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公正高效审理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服务保障外向型产业链供应链开放稳定。
☆ 强化保基层运转司法服务和保障。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分调裁审”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全市法院案结事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全市法院审判运行态势等大数据的分析研判,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持续加强人民法庭“规范化智慧化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方便群众诉讼、就地化解纠纷、推进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