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濮法宣传

【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胡村法庭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2-11-04 09:22:29


人民法庭作为国家审判体系的“神经末梢”和“基层土壤”,是国家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前沿,也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排头兵。为强化人民法庭建设,提升基层人民法院司法水平,濮阳两级法院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原则,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扎实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为此,濮阳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设【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栏目,带你领略濮阳法院人民法庭好“枫”景。

对话访谈实录

主持人

今天呢,我们邀请到华龙区人民法院胡村法庭庭长王晓萍做客直播间,为大家介绍“五星法庭”胡村人民法庭是如何站好“前哨岗”,守好“主阵地”的?

主持人

王庭长,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胡村人民法庭的基本情况。

王晓萍

胡村人民法庭是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法院三个派出人民法庭之一,位于濮阳市西南城乡结合部,始建于1987年。现有正式干警3名,司法辅助人员6名,其中,员额法官2名。今年五月份主要承办华龙区辖区内劳动人事争议、物权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等繁案的审理工作。2019下半年开始,对法庭进行硬件建设改扩建工作,并根据工作特点和要求,进行重新布局和部署,先后荣获“五星法庭”“省级优秀集体”等荣誉,作为濮阳市唯一城区基层人民法院的一员,以情理法的交融平衡为主线,以“案结事了、自动履行”为着力点,发挥派出法庭前沿阵地功效,并逐步探索走出独具特色的法庭建设新路径。

主持人

王庭长,胡村人民法庭是如何将党建统领作为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工作的根本保证的?

王晓萍

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的地方,也是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融合得好的地方。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司法审判工作,就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胡村法庭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公信促公正,以党建带队建,让承载“平安”的枫桥经验化为实际工作成效。胡村法庭党支部专门建有党建文化室、党员活动室等,走进法庭随处可见红色宣传标语,引领法庭干警弘扬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汲取奋进力量,激发工作热情,点燃新时代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主持人

您刚才说到党建工作,那在日常工作当中胡村法庭是如何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的?

王晓萍

党员干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周五下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每逢重大节日、重要时点,组织干警开展 “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重走革命路线”等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干警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实际审判工作中铭记传承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

主持人

王庭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是“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的工作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王晓萍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这是中央对运用“枫桥经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人民法院建设“枫桥式人民法庭”的根本遵循。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就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为实现这一目标,胡村法庭以承办案件为基础,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中。将“万人助万企”“法律六进”“三官两员一顾问”等活动开展,与关注社情民意,回应人民群众期盼有机对接,解决司法“接地气、聚民意”问题;与律师协会建立日常工作交流制度,厘定“亲与清”关系,促进共同体的共同成长;与工会、仲裁机构、人力资源部门、援助律师等相关部门的密切联动,推动劳动人事争议“双保护双促进”机制的完善,依托华龙区工会,建立“新业态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今年1-9月份,胡村法庭处理案涉改制企业、不规范用工、新媒体工作平台、行业领域用工主体责任等多诉请、多方位劳动争议纠纷近200件,实现司法层面践行“六稳六保”重大决策部署的智慧和贡献。

主持人

王庭长,您刚才介绍说,胡村法庭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中,特别是劳动争议纠纷,完成多领域、多层次纠纷200件,能详细介绍一下联动化解的具体案例吗?

王晓萍

劳动争议纠纷,近乎“零成本”的诉讼门槛,只能通过大调解格局,借力多方力量,凝聚当事人共识,才能实现该诉讼的“案结事了”。就以今年审理的黄某某与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为例。

原告黄某某在2017年11月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身体多处损伤。此后,申请劳动关系认定、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交通事故诉讼,期间,多次住院诊疗。2022年4月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机构已超过退休年龄为由下发不予受理通知书,黄某某诉讼法院。要求某公司支付各项损失40余万元。本案中,纠纷跨度时间长、诉求利益多元,双方矛盾积怨深,现均存在各种实际困难。为了彻底解决矛盾,利用双方均有专业律师参与的有利条件,通过线上审前准备工作,查清事实,线下建微信群进行有效沟通。今年9月份达成调解协议,就案涉纠纷全部处理完毕。庭后,原告及其双方代理律师在微信群发来感谢。

支持

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不只是把法庭形式留在基层,更是把治理成效体现在基层。

王晓萍

是的。

主持人

王庭长,您前面介绍说胡村法庭承办辖区内劳动争议、物权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等专业化的繁案的审理,而员额法官只有2名。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你们是如何守好“主阵地”,做好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工作的?

王晓萍

选择了人民法院、人民法官这个职业和称号,就应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胡村法庭两名员额法官均为女同志,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常常面临平衡家庭和工作这一无法回避的难题。作为庭长、员额法官,一名女同志,首先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己不正焉能正人;其次从理顺整合现有资源入手,“不返工”就是提升效率;“案结事了”就是高质量司法。第三发挥“日志清单”“周清单”功效,以团队为单位,做到案件了然于胸、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进展规范,用好用足现有大数据功能,实现“解决一个,带动一片”,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主持人

王庭长,为群众办实事是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根本工作方法。胡村法庭是如何切实在实践中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

王晓萍

比如我们法庭就审理调解过一起标的额只有1100元的案件。2021年,吕某将自家房屋出租给李某居住使用,租赁期满后,李某将房屋钥匙交付吕某,次日提出其一生活用品遗留在房屋需要吕某协助取回,吕某则以李某承租期间对屋内设施造成损坏,要求李某必须全面修缮,否则不同意配合取出屋内遗留物品,此后,原被告经多次磋商未果,吕某将李某诉讼法院,要求李某返还租房押金1100元,被告当庭提交设施损坏清单明细,累计金额一万余元。

鉴于双方火药味太足,又都是“九零后”和案件标的额较小的特点。法庭利用“传统调解贴心优势”,先让年轻人换位思考,然后用尊重、包容的心态看待问题,最后承办法官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释法明理,最终当庭调解结案、当庭履行。

主持人

你们把“小案”当成群众的“大事儿”来办。

王晓萍

是的。“枫桥法庭”创建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办案理念,将“小案”当成群众的“大事儿”来办,并倾情办好、办实。今年前三季度,胡村法庭结案 1072件,结案率89.11%,人均结案536件,人均结案量位列繁案件团队首位,服判息诉率、发改率等质效指标明显提升。胡村法庭庭长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省法院调解能手”荣誉称号。

主持人

听了王庭长的介绍,让我们对胡村法庭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人民法院基层法庭是基层社会治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重要平台,那么,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民法庭的建设经验,必将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听众朋友、观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王庭长接受我们的访谈。本期策划李娟、龙东方,摄影李昊、主持安然感谢大家的收听收看,再见。

责任编辑:冯子奇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开德路186号  
邮编:4570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