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濮阳法院和全体干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忠诚履职、砥砺奋进,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堪称榜样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近期,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授予濮阳法院2个集体“河南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授予5名个人“河南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设【濮法“星”光】专栏,全面展现这些受表彰集体和干警的先进事迹和亮点工作,为新征程上更好书写司法为民新答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司法智慧和力量。
濮法“星”光
方青,女,现任濮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她是同事眼中“雷厉风行”与“温情细腻”的结合体,她既以敢打敢拼的韧劲带领团队突破执行难题,又以体恤民情的温度守护当事人权益,推动濮阳县法院执行质效稳居省市前列,成为当地司法执行工作的亮丽名片,用行动诠释新时代执行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从“攻坚”到“暖心”:不变的司法坚守
“执行工作是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必须跑稳、跑快、跑扎实”,方青说道。
面对“执行难”的硬仗,她是冲锋在前的攻坚者,用机制创新与常态化行动打破僵局;面对群众急难愁盼,她是传递温度的暖心人,以人性化执法化解矛盾。从办公室的案件研判到田间地头的执行现场,变的是工作场景,不变的是她对“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的坚守——守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守护群众对法治的信任。
聚力攻坚,跑出执行“加速度”
自担任执行局局长以来,方青始终把提升执行质效放在首位。面对日益繁重的执行任务,她沉着部署,用精准施策推动工作“稳中有进”。
今年1—9月,濮阳县法院新收执行案件5375件、结案4853件,首执执行完毕率达47.60%,审限内结案率高达97.53%,多项关键指标位居省、市法院前列,用数据诠释了“濮阳速度”。为了让每起案件都有进展,她建立“月度类案分析+任务精准分解”机制,每周组织团队梳理未结案件、拆解任务;对难案坚守“三个月内不终本”原则,要求干警穷尽查控手段,坚决摒弃“为结案而终本”,在她的带动下,执行局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创新驱动,筑牢执行“硬支撑”
濮阳县案件基数大、辖区广,“查人找物”曾是难题。方青推动执行指挥中心功能重塑,将其打造成执行工作的“最强大脑”,开通24小时“执行110”线索收转热线,群众举报一经核实,指挥中心立即调警出警,大幅提升执行效率。
队伍建设上,她打破传统配置,把优秀年轻干警充实到一线;选任经验丰富的干警当团队长传帮带,安排分管领导“直插式”指导薄弱团队;推动恢复执行、普通执行等模块协同,打出速执“组合拳”,让执行队伍更有战斗力。
常态出击,织密执行“覆盖网”
“执行工作不能等、不能靠,必须主动出击。”这是方青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她的行动准则。为打击规避、抗拒执行行为,每周六她都带队开展常态化执行行动。“执行星期六”的模式,精准抓住被执行人休息在家的时机,大大提高了查找成功率,让“躲猫猫”的被执行人无处遁形。
温情执法,传递司法“暖力量”
“执行不仅要维护法律权威,更要传递司法温度。”方青始终认为,执行案件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必须兼顾法理情。
在一起涉13名农民工工资的案件中,被执行人是外地物业公司,法定代表人难找,案件一度停滞。农民工多次来法院询问,方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安排法官查工商信息、走访群众、蹲守住所,最终找到法定代表人并依法拘传。面对对方的拒不履行,她没有简单拘留,而是耐心释法析理,讲述农民工的艰难处境与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最终,被执行人亲属被打动,筹款11万元代为履行。
为了扩大执行工作的“朋友圈”,她积极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法院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她主动对接,牵头开展联合惩戒、联动执法等工作。
“生病好了吗?可别硬撑”
“太晚了,回家去,剩下的我来”
“给大家带的饭,快分一下”
执行局的干警们每天都能听到这样温暖的问候
“她是我们的领路人,也是我们的大姐”
“她总是唠叨我,让我多学习”
“我很害怕她,但有了困难,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方局”
方青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执行局长的责任与担当。在她的带领下,濮阳县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正朝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稳步迈进,用忠诚与坚守守护着每一份公平正义。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司法为民的道路,也温暖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