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营商环境

由“调解年”想起我的“老庭长”

  发布时间:2009-07-03 16:32:00


    我的“老庭长”叫张合廷,是我们南乐法院乃至全市法院系统有明的调解能手。八年前,他因县机构改革离了岗;今年,他光荣退休了。虽然“老庭长”离岗多年,不能和我们朝夕相处,但“老庭长”的工作作风,调解风格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更好地去做民事调解工作。今年,全省法院系统“调解年”活动的开展,使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老庭长”。

    我是1993年调入法院的,到法院之后,先后在法医室、办公室工作,1997年我被分到离家较远的城关法庭,“老庭长”是法庭的庭长。因为我不是法学科班出身,对法律知识、法院的审判工作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就连下个传票,记个庭审笔录都无法完成,甚至使出浑身解数我都做不好。但“老庭长”对我不讽刺、不挖苦,是他鼓励我、帮助我从填传票做起、从点滴做起的。如今,我不但成了一名法官,还成了一名庭长,连年被评为模范,记功、授奖多次。越是获得荣誉和成绩,我越是会想起“老庭长”对我成长的教导。他不但是我的领导,还是我的良师、益友、长辈。

    到法庭工作之后,我和“老庭长”是一组,他办案,我做他的书记员,当时我认为,书记员的工作就是把庭审过程记下来就行了,不用对案件考虑那么多,案件是调是判是审判人员的事,与我无关。每每庭审笔录一记完,“老庭长”就忙着调解,我就急不可耐的要出去“玩”,在“老庭长”的催叫下,心不在焉的记上两句调解笔录就算了事,再者想案案调解,又繁琐,又费口舌,还耽误事,下个判决多好啊?,我开始对“老庭长”的工作做法表示质疑,最后到了不理解的地步,一到“老庭长”调解我就做其他工作。一天“老庭长”终于坐不住了,对我说:“我调解时,你就在一旁听着,看看我是怎么调解案件的,以后你有了审判资格,让你自己办案时,你会用得着,这调解也有技巧,也是一门艺术,看得多了你就会知道调解的奥妙”。 “老庭长”的一翻话使我面红耳赤,我不好意思再走了,调解室的乌烟瘴气、调解室的噪杂吵闹、调解室的好言相劝、调解室的严历批评,我就听着、看着、学着,日积月累、耳濡目染我慢慢看出了调解的“门道”,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调解工作。

    1997年我通过了全国法院系统审判资格考试,取得了审判资格,1999年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我像刚会飞的小鸟一样,在“老庭长”领导下开始独立办案了,我和“老庭长”各为一组。开始我办一些简单的案件,“老庭长”对我提醒着、引导着,我的调解率在一天天上升。后来“老庭长”分给我一些比较复杂的疑难的案件,我学着“老庭长”的样子说着、调着,每当调解成功一件,我的喜悦之情就难以言表,一阵过后,我就会感激“老庭长”当初对我的严格要求。转眼间,八年过去了,我的调解经验在一天天积累,调解方法在一天天增多,今年为顺应“调解年”活动的开展,我回顾了多年的调解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十个调解方法,即:消除私欲,保持公心法;以诚相待,同情理解法;确定目标,适时沟通法;拉个背场,适时揭穿法;假如挂嘴,换位思考法;借助东风,巧用说情法;矛盾定位,全庭动员法;看准时机,适时泄密法;只差一点,连续作战法;矛盾激烈,时间消磨法。这些调解方法伴我走过了十多年的民事审判工作之路。我突然有一种成就感,但这种成就感马上使我想起“老庭长”对我的教导,面对今天的收获我要对“老庭长”说声:谢谢!

责任编辑:黄广奇    

文章出处:南乐县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开德路186号  
邮编:4570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