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营商环境

铭记民族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追求

  发布时间:2013-06-09 10:54:26


    端午节将至,关于传统节日味道变淡的论调再次引爆舆论。人民日报的调查显示,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已经逐渐弱化。如今,我们好像更爱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洋节”的魅力目前风头正盛。这本身也无可厚非。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吸收外来文化,外来文化也会让中华民族的包容力更加强大。但是吸收外来文化并不意味着需要抛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建设正是需要这样的底蕴与内涵。

    许多人在批判,说如今的人们如何忘却,如何没有铭记的精神。与其这样说,不如自我反思,如此美妙的传统节日,为何不能够吸引国人呢?笔者以为,是我们做得不够好,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们要从爱传统节日到不爱传统节日的变化中找出矛盾之所在。

    我们是否与时俱进了?在谈到传统节日时,每个人都会想起年少时自己过年、过节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而现在过年、过节是多么的无聊。原因正是在这里。时代的发展,网络的崛起,如今的现代人有了更多接触娱乐和外面世界的机会,而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也早早被这些变化甩在身后。相比之下,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是原有的那些元素,为何不大胆的变化呢?为何不能与时俱进、吸收现代元素呢?比如,清明节的“网祭”就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的一种过节形式,只要能守住最根本的文化精髓,繁文缛节可以简化。

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格外重要。虽然当前一些节日传统在现代人心中扎不住根,但是还没有到悲观失望的态度。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做,我们的教育怎么做。老师还是否在那里照本宣科?报道中说,“有关传统节日的一些知识,很多学生是自己看课外书了解到的,老师上课很少涉及。”如果不能将最基本的知识传给下一代,我们何谈铭记?我们铭记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让文明发扬光大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在当前传统文化亟需普及与铭记的时期,我们既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让文明继续前进,又要做好传递文明接力棒的工作,让中国人爱上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事关中国梦的成败,事关中国梦所能抵达的高度。

    长中国人的根,聚中国人的心,铸中国人的魂。我们的国家充满活力,我们的国家仁和厚重,我们的国家载满希望。只要能铭记传统,发扬文化,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责任编辑:黄广奇    

文章出处:台前县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开德路186号  
邮编:457000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