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区法院开展集中腾房专项行动 助力“执行办案百日竞赛”活动开展 作者:卓 巍 刘志文 发布时间:2019-04-25 08:40:21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法院自开展“执行办案百日竞赛”活动以来,执行行动持续加大力度。4月24日,华龙区法院执行局开展集中腾房专项执行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房屋腾退类案件的执行一直是“执行难”的一块硬骨头,是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因为房屋不仅涉及当事人的重大财产利益,而且事关当事人的居住状态,当事人的情绪极易失控,双方矛盾尖锐。执行法官不仅要克服“对立情绪大、突发状况多、风险系数高、执行周期长”等常规问题,有时还要抽丝剥茧般地排除虚假租赁、虚假买卖衍生出的执行障碍。一些案件中,被执行人长期利用“玩失踪”、“躲猫猫”等方式规避腾房执行,甚至有的被执行人故意安排家中的老人和小孩住在涉案房屋中,煽动老年人和小孩抗拒腾房,造成了执行法官更大的压力与困扰。在此情况下,承办法官只得多做思想工作,大大拖延执行效率。还有一些案件,在强制腾房后,被执行人长期不领取其遗留物品,导致产生相关保管费用,虽然被执行人需承担拒领物品造成的损失,但依旧会影响执行法官的正常工作。正是由于大多数的被执行人想方设法地规避甚至抗拒腾房,致使该类案件执行难度愈发变大。
为啃下“腾房难”这块硬骨头,华龙区法院执行局局长董明海利用周末时间与各执行团队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对集中汇总的腾房案件逐案进行认真摸排,全面了解掌握房屋状态,制定两套腾房预案(有人和无人),积极安排部署,明确各环节、各程序的负责人,保障腾房工作依法执行、规范执行、文明执行。
上午8:30,执行局政委卓巍带领50名执行干警,分组行动,奔赴各个腾房现场。
温情化解腾房难 有力度也有温度
上午9点,执行干警到达位于任丘路段某小区的被执行人李某的涉案房屋。据了解,2013年6月,被执行人李某因向张某借款25万元,将其与妻子王某共有的房屋做抵押,约定借款期限六个月和相关利息,并出具了个人抵押借款合同、还款计划书、借据等,妻子王某也签字保证。2015年2月,李某停止向张某支付利息,借款本金也始终未还,张某遂将其起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李某支付张某借款本金和利息。但李某一直未履行。案件转入执行程序,法院依法向李某送达了相关法律文书,李某仍推脱拒不履行,法院依法将其名下房产评估拍卖。
执行干警敲门示警,屋内无人应答。承办法官当场与被执行人李某的妻子王某联系,王某表示已经将屋内大多数物品清理完毕,当前因为家里老人生病住院,孩子还在上学,再加上丈夫李某因涉及刑事案件被拘留,自己一个人实在分身乏术,希望买房人宽限几天期限,近日一定会全部腾空并主动将钥匙交付法院。
执行法官考虑到李某的妻子在收到执行干警送达的腾房公告时,表示愿配合法院工作,并且通过外围查看,空调外挂机已经拆卸,可以确认涉案房屋已初步腾空。执行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法律背后的温情可以给人们带来希望,随即联系买房人,从情理角度积极沟通,最终买房人表示同意。
眼看法院“动真格” 态度转变愿腾房
另一组执行干警前往被执行人刘某的涉案房屋。刘某因借贷纠纷被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刘某被多次传唤至法院接受调查,尽管其表示愿履行还款义务,先后签订两次还款保证书,但始终拖延履行,挑战司法权威。面对刘某的消极履行和虚与委蛇,法院不再给予刘某周旋的机会,依法对其名下房产进行了查封,并向其送达腾房裁定和拍卖公告。最终决定强制腾房。
上午9点30分,承办法官与刘某联系,告知法院将依法对查封房屋采取强制腾房措施,并将其他执行现场和刘某居住小区附近的照片通过微信发送给刘某。刘某得知法院是要“动真格”进行强制搬迁,当即慌了神,开始害怕起来,恳求法官不要将警车开进小区,其妻子已经在租房子,当天下午就将房屋钥匙交付至法院。
执行法官抓住这一转机,马上安排双方下午到法院调解,促使涉案房屋顺利进入拍卖程序。处理完刘某的案件,执行干警立即奔赴其他执行现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要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达到90%”的要求,华龙区法院将在下步执行工作中,集中力量开展精准攻坚,刚柔并济,疏堵并行,坚决向“腾房难”说“不”!
责任编辑:王 博 |